720全景
返回顶部
×
欢迎访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
人工智能给语言学研究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
时间:2024-12-17 来源:转载 作者:徐杰 浏览:799
分享


 

人工智能给语言学研究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

转自:《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6期“辛顿·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多人谈

当代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无疑给包括当代语言学在内的学术事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语言学方面,这些影响有的是挑战,有的是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给当代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计算语言学带来了重大挑战。曾几何时,就连专做自然语言处理的工程师自己也认为,为了达到其语言工程的目的,应该依靠而且只能依靠语言学科学家对语言规则的揭示和总结。而兼做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学家出于自身的专业训练和学术优势,理所当然地,无一例外地,走规则导向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路线。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当今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居然改道而行,抛开了基于语言规则的模式而走大数据路线,并且在工程学意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原本视野之外的白猫异军突起,居然还真的就捉住了一只大老鼠!这让黑猫何以自处?在我们看来,面对崭新的形势,跨界到自然语言处理工程的语言学科学家们其实大可不必过于纠结焦虑。他们可以要么完全回归对语言本体进行科学研究的老本行;要么干脆不理会ChatGPT们现在走的大数据白猫技术路线,锲而不舍地继续沿着自己原定的规则导向黑猫技术路线朝前走,其工作成果也许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久久为功,说不定能捉住更大更多的老鼠!

其次,人工智能给本体语言学研究带来了一个重大机遇,那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给包括语言学在内的所有学科的科学研究赋能,大幅度地强化其精度,大幅度地提高其效能。人工智能赋能现代语言学研究,在目前阶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助力语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语言学领域有许多分支学科对语言样本和语料有很高的依赖性。计量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比较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等,它们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收集语言数据的范围、数量和准确度。最早的时候,这些工作基本靠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手工操作自不必说,即使后来有了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效能依然有限。在这些方面,今天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可以大显神威。它们不仅可以近乎竭泽而渔式地收集语料数据,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其二是助力语言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古今中外的研究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今天的年轻学者很快会发现,自己一入门就被淹没在各种理论、各类学说、似是而非的观点以及对同一类语言现象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案中难以自拔,恍如雾里看花。这时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就可以进来,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条分缕析,甚至对不同理论进行初步的鉴定和评价,以便去粗取精,让人类学者很快站到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如虎添翼,可收事半功倍之神效。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挑战是对当代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计算语言学和一种研究范式,也就是对单一语种表面现象的收集、观察、整理和分析的重大挑战;而对本体语言学的高层次理论探索则是一个重大机遇。如能把握好这个机遇,科学规划,人机分工,把语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描写乃至文献综述等粗活重活发包给机器,人类语言学家则可以集中精力和智慧于理论探索和解释,中国语言学整体事业极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由现在的对单一语种的现象描写转型升级到跨语种、跨古今的高层次理论解释。这正是我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妙愿景!